之前朋友寄來了一封新港板頭村剪粘藝術園區的信件,裡面有很可愛的牆飾,剛好有機會,就來去那邊看看吧!

跟著GOㄚ姨走,走了不知多久,忽然看見了叉路口旁”板陶窯”的牌子,拐進來沒多遠就到了今天的目的地!=新港板頭村交趾剪粘藝術村

(PS:只要滑鼠滑過圖片就會自動放大,剛才發現的^^。) 

DSC_0001.jpg 

藝術村是一個觀光工廠,待會再說明,這是在十字路口旁,而其它景點也是從這個十字路口分佈出去的,村落不大,沒什麼人車,可能是我平日來的原因吧!那個藝術立柱是經過設計擺設的廢陶作品組合體,遠看是如此,近看就可以看出破碎的藝陶品,世上每樣東西都有其價值,擺對地方,垃圾也會變黃金的。

  

 DSC_0002.jpg

這個十字路口有群牛在拖車,別很高興的要奔去坐牛車,它們在那邊站很久了,是陶牛不是真牛,其中還有立一個牛之文化的牌子,說摸牛的那邊就有什麼的好運,那全摸了不就一生富貴,能跟郭台銘一樣嗎??可以的話,我只要一半就行了,我不貪心的~

DSC_0014.jpg

旁邊有板頭厝車站和一些馬賽克剪貼椅子,很有趣,有豬八戒造型,ㄟ~坐上去的會不會被認為是豬哥呢???

 

DSC_0006.jpg

DSC_0008.jpg

情人椅和籃球兄弟造型。

DSC_0009.jpg

DSC_0010.jpg

還有一個老ㄚ公夫婦,彷彿在說:老ㄟ啊,明天是十五愛吃素喔!真有趣!


DSC_0011.jpg

這台是導覽山寨小火車,會說是山寨是因為它是一台小轎車改裝的,後面拖三個車廂,在村裡小路轉彎時,還要停一下看會不會翻落小水溝或卡到"電火柱啊",再繼續走,車上有導覽人員解說,一人好像100元吧,我騎著大綿羊四處鑽很方便,隨停隨拍。

DSC_0017.jpg

 旁邊是很早的年代,當時的一個重要的對外運輸方式,台糖五分鐵支路的火車站,這是對外營運的一個據點,除了台鐵之外,就只有台糖有這種小火車營運,這是拆掉後重建的。

DSC_0020.jpg

當時的票價表和車票,背後還打上標語。

DSC_0026.jpg

DSC_0027.jpg

車站外的馬賽克拼貼地圖,蠻有趣的。

DSC_0022.jpg

這是在接近高鐵高架鐵路那端的鄉土園,入口的舊車站擺設和公車,很有尋古氣息。

DSC_0028.jpg

DSC_0030.jpg

 

像一個碗有蓋子的,是古時候放糧食的倉庫,後面是一些古農具的擺設,旁邊那間農村開封府不知是做什麼的,沒過去看,不曉得是有何做用. 

 

DSC_0032.jpg

這個記憶中的功用就是水肥桶,放在牛車上的,挨家挨戶去收集水肥,其它地方就不知是不是如此。 

DSC_0034.jpg

接著就往另一端前進,就是復興鐵橋,它是久遠年代那時對外交通的要道,後來因為台糖沒在使用,風吹雨打快要毀壞,經過一些人士的爭取才又修復變成景點。

設立在旁的是一男一女的高大立體拼貼像,很陽光的站立著。

DSC_0037.jpg

DSC_0041.jpg

 

它旁邊的堤防壁上,就有一幅很大的立體創作,它的花朵是用碗一個個剪貼而成的,很有立體感,上面還有很多的動物在其間,很生動。

DSC_0055.jpg
 

DSC_0044.jpg

DSC_0046.jpg

DSC_0051.jpg

DSC_0053.jpg

 

這個就是復興鐵橋的景點,基本上是沒在使用,遊客可以走到橋中間,那片牆上面可以遠眺,介紹著這個古名叫笨港的地質狀況。

 

DSC_0059.jpg

DSC_0062.jpg

DSC_0063.jpg

DSC_0068.jpg

DSC_0073.jpg

DSC_0074.jpg

看完後,就順著鐵路走,來到了灣仔內站,現在只剩一個路旁的休息亭。

DSC_0078.jpg

路旁看見了一個,可愛的小學生造型椅,一個小男生拿著一個彈弓在頑皮,真有趣。

DSC_0083.jpg

路旁的住家,有的就有這種大型的立體裝飾,但這次的重點就是下面那個牆飾。

DSC_0084.jpg

看羊的小孩,很有趣的一個主題,這時剛好有一隻黑狗跑過去,順便入鏡。 另有合成一張全景的,無法插入文章內,就放在相本裡,因為第一張的角度沒有抓好,跟第二張接不起來,發現時已太晚了,就這樣吧!

DSC_0086.jpg

這個小女生躲在牆邊,我後來才發現,那時我也在找它,怎不見這個,後來拍到牆邊時才發現的,呵~從牆後探頭出來,很羞怯的樣子。

DSC_0094.jpg

牆上還有一隻黑貓。

DSC_0097.jpg

一隻小羊回頭看著二隻麻雀在說話,小麻跟大麻說,你有看見後面那隻黑貓仔嗎?牠好像在肖想要抓你!!~大麻說:你好像最近吃多了較肥,吃起來較有油!

DSC_0098.jpg

一個翻牆的小孩和一個不知在哭什麼的小孩,會不會是他的棒棒糖被那隻羊給搶走了?

DSC_0099.jpg

大頭~你在做什麼!!想要把小羊弄到那邊去!

DSC_0100.jpg

拍完後,就用尋寶的心,四處找尋,又在一個拐彎的溝渠發現了這個,三個姐妹騎著單車快樂的在玩,二姐那個臉好像在說,騎快點不要讓三妹跟上了,小妹含著奶嘴,回頭說:小白,快回去,不要跟來!!

DSC_0101.jpg

對面就是四個小學生在摸魚。大頭!為什麼讀書的都沒份,玩的你都跑第一!

DSC_0104.jpg

在靜諡的村內隨時可以看見這類的馬賽克拼貼圖,增添不少的樂趣和美化,不知這個美化是個人花費,還是社區贊助的。

DSC_0109.jpg

DSC_0114.jpg

DSC_0116.jpg

這間廠房的壁上用馬賽克拼貼、圖畫、立體陶作裝飾而成的很有特色,那隻綠牛身體好像一個西瓜,二個小孩等著牛背上的小孩摘下果子,很有農村風。

DSC_0118.jpg

DSC_0126.jpg

村中有一個造景水塘,裡面養蓮花,現在還有蓮花開著,整體感覺不錯,可以乘涼散步,可見他們是有用心的經營。

DSC_0122.jpg

DSC_0124.jpg

DSC_0128.jpg

社區逛完了,回到園區也開門了,天氣好熱,進去吹一下冷氣,附近又沒有7-11或賣涼的,裡面也沒看見飲水機或販賣部,餐廳要等很久才會開,渴的很,進去後只見門口貼著門票50可抵消費,但是沒有看見賣票的,有一家辦公室但靠近後才發現裡面有人,而且她也沒發現我們,直到敲玻璃後她才來開窗。問她是不是這邊買票,她才說是的,會不會她以為我也是跟早上來的那一些人同團,才沒搭理,若有心的話,就直接走進去不用買票,她也不會知道,不過!!!老師說:做人要誠實。所以我有在聽,有買票。

付完錢,就開始參觀,裡面景觀佈置有假山水,綠草步道,樹就小了點,遮不了大太陽,趕忙到旁邊的那間工藝館去,那邊是製作工廠也是參觀的地方。 

DSC_0133.jpg

DSC_0134.jpg

館外的神像造型,一字排開。

DSC_0136.jpg

這些都是陶像,是運用在廟宇裝飾上較多,所以大多吉祥物或歷史故事人物。

DSC_0139.jpg

DSC_0141.jpg

DSC_0143.jpg

這一區介紹製作方式的時期,有三種時期,淋焗材料、彩色玻璃、日本碗片期,

DSC_0145.jpg

DSC_0146.jpg

DSC_0148.jpg

製作的人物,唯美唯肖,很逼真。

DSC_0147.jpg

一個窯體介紹,因為沒有帶腳架,用人體腳架,加上沒有開閃光,有點失焦。

DSC_0151.jpg

一些展示的作品,做的蠻不錯的,裡面有看見一些年青人在製作,希望能將這個藝術繼續傳承下去,目前這類大多是運用在廟宇修復裝飾上,看這些作品也有在藝術上的呈現,不過可惜的是在外面海報有看見一尊Q版的媽祖,但是全村就是找不到,後來才發現那個是在賣的人物陶土,不過也沒有看見那邊有在賣。

DSC_0154.jpg

DSC_0156.jpg

DSC_0158.jpg

DSC_0159.jpg

DSC_0162.jpg

DSC_0164.jpg

戶外的一個鯉魚池,這些已被養到不怕人了,一見到人接近,個個爭先恐後的游過來張開嘴巴,等候餵養,旁邊有一台飼料機,不過看別人餵就好,我渴的等待餵養。

DSC_0170.jpg

DSC_0173.jpg

餐廳外的桌椅,都是這種的造型椅,個個都不相同,小孩應該會很喜歡,這時餐廳還未到時間,沒有人在,本想說用門票來抵消費,買杯咖啡或什麼的來止一下渴,望來望去都沒人,就算了,出來外面再買。

DSC_0176.jpg

DSC_0177.jpg

DSC_0178.jpg

DSC_0181.jpg

DSC_0186.jpg

辛苦的媽媽背著小孩在洗衣服,古早很平常的景象。哈~那個古早味的水龍頭還有水,小時候就有用過,上下搖水就會出來,順便洗一下臉。

DSC_0183.jpg

司馬光打破水缸救同伴。

DSC_0194.jpg

古早的磨盤,推起來很吃力,到這邊就準備結束行程了,只覺得天熱口乾,要來這邊要自備水,不然找不到地方可以買。

雖然是小小的社區,半天就可以走完,怕熱的可以下午過來,村內路小小的,若是開車就要小心點,還有請減速慢行,停在寬闊些的地方再下車參觀,希望下次來,他們會有新的作品出現。

DSC_0199.jpg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APPYAMI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