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幾天不知要往北走,還是往南走時,突然想到一個之前有經過沒進去的地方,就是六堆客家文化園區,馬上東西揹著就跳上車往南走。

這個景點算是近期開發的,所以在導航地圖上還沒有出現,只能先設最接近的景點,之前有經過,所以大約知道位置,國三的麟洛交流道那邊就有指示牌指引,只不過接下來發生了天兵事件,不知是不是被外星光波照射到的原因!!!
下了交流道,它的指示是要路口迴轉走隔壁另一條路,但一看很像是回到高速公路的匝道,所以不敢迴轉,左轉平面道路到下一個路口再迴轉,才發現真的就是那條路,原來這條是通往各村莊的道路也是交流道匝口,就順著路一直走,發現前面怎那麼多車慢下來,原來有二台併排停車在說話,後面都塞車了,喂!!!!~老大,以為後面的車都是隱形的啊,而且還停在雙叉路口前,路又小小的真是~~無言!就在慢慢前進時,突然那台併排的車開始前進所以我就往外靠,結果就往左邊的路走,正在看這台沒禮貌的車是那個老大開的時候,才發現~~我又上了交流道!!!~~我~~~~~~只好眼睜睜的往前開,直到下個交流道又跑回來,這次真的讓我一次就找對路了~

停好車,整個園區有部份還在趕建中,所以是不收門票的,整個景觀還算是開闊,園區座落二棟主要建築,展示一些客家文物和生活家居還有一些歷史,大都以客家風格來構建整個園區,連WC也都用客家風格建築,不過通風就差了點~~味道不太好!!


在小湖邊還有一個伯公塚,就是我們的土地公廟,只不過它是以塚的方式來建構,有點~~無法接受就沒拍,進入其中一建築,走上二樓,就是展示各支脈的來源,和各地早期客家建築的照片,也有讓尋根的客家人可以知道他的祖先是那裡來的。


在一座牆的上面掛著各姓氏的祖先來源,每個姓氏還各分5個不同的支脈,不過就是找不到我的姓氏,可能我不是客家人!!!看見很多ㄚ伯ㄚ嬤尋尋找找自己的姓氏那欄,想要找出個什麼來。


而且以前的客家住居前都有堂號,寫上他們的來源和引經據典鼓勵子孫的話,可見有讀過書的人不少,像這個就是來自廣東,祖先可以追溯到魯國時期,最後來到台灣定居。


這是各地客家庒的空照圖,門前有一個很特殊的二儀造形水池,是一個很難得見到的設計。


在壁上還有一些古代地圖的展示,當時南部的一些地名也都沿用到現在,還發現左營的蓮池潭在清代就有了,而且半屏山和龜山也都存在,在旁邊就是當時的鳳山縣城,不是現在的鳳山,以前的版圖和現在不一樣。


整個園區很快就逛完了,戶外還有咖啡座不過~這熱天大概沒人想要坐這邊的吧!


逛完了四點多,是有點小,配套的也很少,所以就往南邊跑了,在出口時看見石獅站在柱子上,來張剪影照。


往南來到墾丁的海邊,停路邊拍了張漁船出海,這時天色已暗了,這些可能是釣魷船,因為在路邊有很多賣烤魷魚的攤,待在海邊吹海風看看星星,就上車回家了,快樂帶回家,煩惱隨波去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APPYAMI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